(相關資料圖)
高血壓不再是老年人的“專利”?!蹲匀痪C述:心臟病學》今年發(fā)表論文指出,中國人群高血壓的患病率不斷上升,約有四分之一的中國成年人患有高血壓;與其他年齡組相比,35~44歲人群高血壓患病率增加最為顯著。作為高血壓患病率上升最快的人群,中青年如何管理自己的血壓?
中青年人高血壓治療依從性差、血壓控制率低
北京中西醫(yī)結合醫(yī)院心內科醫(yī)生孔兆佳介紹,與老年高血壓患者臨床癥狀較多不同,除部分因頭暈、頭痛或其他癥狀就診發(fā)現(xiàn)高血壓外,多數(shù)中青年高血壓患者并無明顯癥狀;中青年高血壓患者多以單純舒張期高血壓為主,老年高血壓以動脈硬化、容量負荷及大動脈僵硬度增加為主;中青年高血壓人群中合并超重/肥胖及代謝異常比例高,高血壓家族史明顯高于老年高血壓組。
“中青年高血壓患者在家庭中實施血壓監(jiān)測的比例偏低,擔心降壓藥物帶來不良影響,降壓治療不積極,常自行減藥、停藥,血壓控制率較低,治療依從性差,甚至不及老年高血壓患者?!笨渍准驯硎?。
中青年高血壓的發(fā)生,除不能預防控制的因素外,如器質性病變及原發(fā)性高血壓,與生活工作環(huán)境、飲食、精神心理、家族遺傳等多種因素相關。孔兆佳表示,生活在噪音、嘈雜的環(huán)境中會影響到休息和睡眠質量,長期睡眠障礙或睡眠差的人患高血壓的幾率遠高于正常人。三餐不定、加班熬夜、抽煙喝酒、攝入過多高鹽、高熱量、高膽固醇食物,缺乏運動,體重增加等都是導致高血壓患者低齡化的重要因素。
及早干預、藥物治療有助減少心血管疾病發(fā)生
近年來,中青年高血壓患者伴發(fā)肥胖、糖脂代謝紊亂的比例逐漸增加,超過2/3的患者為心血管病高危和極高危人群??渍准呀ㄗh,及早干預,生活方式干預和藥物治療并舉,通過血壓平穩(wěn)達標并綜合管理肥胖、血脂異常、血糖升高等其他可逆轉的心血管病危險因素,最大限度地降低心腦血管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和死亡風險。
生活方式干預主要包括限制鈉鹽,減少含鹽調味品以及加工食品中鹽量等,食鹽總量<6克/天,增加富含鉀離子的食物,如新鮮水果、蔬菜及豆類攝入,減少飽和脂肪及膽固醇攝入;控制體質量,體質量指數(shù)(BMI)<24kg/m2,腰圍男性<90厘米、女性<85厘米;戒煙并遠離二手煙;限制飲酒,酒精攝入量男性<25克/天、女性<15克/天;適當?shù)捏w育鍛煉,推薦有氧運動,如步行、慢跑、騎車、游泳等,體力活動時間>30分鐘/天,5-7次/周;減輕精神壓力,保持心理平衡,必要時尋求專業(yè)心理咨詢。
“根據(jù)病情合理地使用降壓藥物,定期監(jiān)測血壓,使血壓維持在正常或接近正常水平,對減輕癥狀,延緩病情發(fā)展以及防止腦血管意外、心力衰竭、腎功能衰竭等并發(fā)癥都有重要作用。”孔兆佳提醒。
標簽:
熱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