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硅光伏電池發(fā)展陷入瓶頸,鈣鈦礦太陽能電池走出實驗室!面對來勢洶洶的鈣鈦礦電池,晶硅光伏電池是否會被淘汰?鈣鈦礦電池的優(yōu)勢又在哪里?為什么會受到熱捧呢?想了解的朋友別劃走,本期我們來聊一下鈣鈦礦太陽能電池。
雖然說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是最近才受到了市場的熱捧,但實際上它并不是一個很新鮮的東西。早在180年前,德國礦物質學家就在俄羅斯發(fā)現了天然礦物鈦酸鈣晶體,在2009年,鈣鈦礦這個材料真正加入了太陽能電池,與實驗室當中獲得了2%的4%之間的轉換效率。至此,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正式開始走向光伏的舞臺。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鈣鈦礦優(yōu)點
鈣鈦礦電池之所以能夠得到快速的發(fā)展,主要原因是鈣鈦礦材料本身具有的光電特性,這種材料具有極佳的光吸收性,可以獲得更多的太陽能源,同時其具有良好的機械穩(wěn)定性以及很高效的載流子傳輸性能。作為太陽能電池的加層有著極好的效果。有著極為廣闊的應用前景。
相比于晶硅光伏電池,鈣鈦礦電池的成本非常低,晶硅光伏電池制作時需要高達超過1000度的高溫,才能夠將石英砂提煉為工業(yè)硅,而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制備只需要100度左右。相對而言,鈣鈦礦電池的制作更加的節(jié)能且效率更高,所需的設備成本也更低。故而在生產上鈣鈦礦電池有著晶硅電池無法比擬的優(yōu)勢。
并且鈣鈦礦電池有著更高的轉化效率和發(fā)展前景。根據目前的資料來說,單晶硅電池理論極限轉化效率29.43%,而其他主流光伏電池轉化效率甚至低于29%。但是鈣鈦礦電池的光電轉化效率目前已攀升至31.3%,已經高于單晶硅電池的理論極限,而且這個轉化效率還沒有抵達鈣鈦礦電池的理論極限,理論上鈣鈦礦電池雙層轉化效率可達43%,三層的理論效率更是可以超過50%。
目前,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產業(yè)進程正在逐步展開,許多家企業(yè)已經開始試生產。預計在2023年可以完成產能的布局,許多家企業(yè)也表示,2023年底就可以開始規(guī)劃建設1GW的產線。當這些產能全部投產后,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就將進入大規(guī)模商用階段。
相對于硅晶板而言,鈣鈦礦是一種偏化學的材料電池,某種意義上可以視作涂層。這種特性使得鈣鈦礦電池可以涂在柔性材料的表面,做成很薄的薄膜電池。這種薄膜電池的應用場景非常廣,在新能源汽車,光伏建筑等領域當中都可以起到作用。同時,鈣鈦礦還可以涂在光伏玻璃上,與硅晶電池組成疊層電池,獲得更加穩(wěn)定和高效的性能。
鈣鈦礦缺點
鈣鈦礦的化學性質很活躍,換句話說就是不夠穩(wěn)定,當它暴露大氣或者水環(huán)境當中的時候,會很容易降解,導致其性能下降。甚至在某種意義上來講,作為光伏電池的基礎材料它居然怕光,光的入射以及電流的不斷通過,會降低光伏電池的發(fā)電效率。當然這種情況其實所有光伏電池都有,不過鈣鈦礦電池會更加明顯。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面積放大的問題。在鈣鈦礦光伏電池的生產中,由于鈣鈦礦是反應形成而非晶硅那樣的結晶,使得制造時大面積的基底上會出現反應的時間不一致的情況,這也就導致最后成膜可能不均勻,這會導致電阻變大,導致效率下降;嚴重一點會出現孔洞,導致電極接觸短路,直接報廢。所以目前所謂量產的鈣鈦礦電池效率遠小于實驗室。
最致命的問題則是鈣鈦礦電池的壽命遠小于晶硅電池,僅有1000小時左右,晶硅電池可以達到25年。然而,鈣鈦礦電池有著晶硅電池所沒有的一些優(yōu)勢,在之后的光伏產業(yè)中就算不會成為主流,也將擁有重要的地位。那么你看好鈣鈦礦電池的發(fā)展嗎?
熱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