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生物醫(yī)藥行業(yè)知名媒體網站BioSpace評選出2023年度新一代生物新銳公司(NextGen Bio“Class of 2023”)。BioSpace對在2020年9月至2021年9月中進行A輪融資的新銳進行評估,通過對公司的融資情況、合作、研發(fā)管線、成長潛力以及創(chuàng)新方面進行綜合評估,選出24家上榜的生命科學新銳。許多這些上榜的新銳已對產業(yè)界有著重要的影響,讓我們期待這些公司在未來會持續(xù)對生物醫(yī)藥發(fā)展做出貢獻,帶來更多醫(yī)療上的突破以造福更多患者!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1. Neumora Therapeutics Neumora公司專注于腦部疾病精準藥物的研究。Neumora專有的Data Biopsy Signatures平臺結合了包含基因組學、影像學、腦電圖、臨床癥狀等多重數據來探究大腦疾病的多重驅動因素和精確表型,進而匹配針對性療法。Neumora與安進(Amgen)在大腦神經領域達成5億美元戰(zhàn)略性合作,并在2022年10月完成1.12億美元B輪融資。
Neumora目前具有許多臨床前與臨床階段的項目,這些項目靶向許多已在臨床中獲得驗證或是創(chuàng)新的靶標,治療許多神經心理障礙與神經退行性疾病。Neumora在去年10月完成其先導項目NMRA-140的臨床2a期試驗病患招募。NMRA-140是一款用于治療抑郁癥的在研κ阿片受體拮抗劑。此外,公司目前處于臨床階段的項目還有用以治療神經心理障礙的血管升壓素1a受體拮抗劑NMRA-511,以及將于2023年進入臨床1期試驗的M4毒蕈堿受體正向別構調節(jié)物NMRA-266。Neumora另外還有許多聚焦于帕金森病與肌萎縮側索硬化(ALS),具有成為”first-in-class”潛力的早期研發(fā)項目。
2. Altos Labs Altos Labs的成立旨在發(fā)現細胞返老還童的奧秘,重塑細胞健康,使其抵抗疾病。為了實現這一宏大的目標,該公司招攬了四位諾獎得主和全球多位相關領域的頂尖科學家共同加入。與此同時,該公司亦在成立之初獲得了30億美元的投資。根據業(yè)內媒體STAT的報道,這是生物技術領域有史以來規(guī)模最大的一筆投資。
Altos專注于解鎖在細胞層面上老化的過程以及可能的逆轉機制,通過對細胞進行多樣的編程,使這些細胞具有更為優(yōu)化的抵抗力,進而促進與長壽、抗老化藥物相關的藥物開發(fā)。
3. Odyssey Therapeutics Odyssey Therapeutics是一家專注于發(fā)現、開發(fā)和商業(yè)化下一代免疫調節(jié)劑和腫瘤藥物的生物技術公司。目前,Odyssey正在構建一個將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相結合用于分子設計的發(fā)現引擎,一個包含針對多種氨基酸、分子膠和天然產物的專有共價庫的化學平臺,以及用于新靶點發(fā)現的功能基因組學平臺。
2021年12月,Odyssey宣布獲得2.18億美元A輪融資,并在不到一年的時間完成1.68億美元的B輪融資。通過這些資金,Odyssey正在迅速推進免疫學和腫瘤學項目,專注于那些已被驗證但尚無上市的解決方案的靶點。目前的管線包括8個已宣布的小分子和蛋白質療法項目。
4. Affini-T Therapeutics Affini-T由美國弗雷德-哈欽森癌癥中心的科學家聯(lián)合創(chuàng)建,旨在利用合成生物學和基因編輯,針對癌癥驅動因子突變,開發(fā)新一代T細胞受體(TCR)細胞療法。該公司的研發(fā)策略是針對由特定致癌基因突變驅動的癌癥(例如KRAS基因突變驅動的癌癥),發(fā)現人體中已經存在的特異性TCR。這些TCR能夠區(qū)分KRAS突變體和野生型KRAS,為TCR細胞療法提供了選擇性。
Affini-T在去年3月宣布完成1.75億美元融資。Affini-T的專有平臺旨在選擇和改造正確的免疫細胞,產生持久和協(xié)調的免疫反應。該公司的創(chuàng)新合成生物學開關可以改寫腫瘤微環(huán)境的規(guī)則,通過增加T細胞持久性,建立持續(xù)反應和增強腫瘤浸潤,改良T細胞的功能。該公司的研發(fā)管線中包括靶向G12V和 G12D突變體,以及p53突變體的候選TCR細胞療法。針對病毒驅動的癌癥的在研療法已經進入臨床開發(fā)階段。
5. Upstream Bio
去年6月,Upstream Bio公司宣布完成2億美元A輪融資,獲得資金將用于推動其主打在研療法UPB-101的臨床開發(fā)。UPB-101是一款靶向抗胸腺基質淋巴細胞生成素(TSLP)受體的單克隆抗體,TSLP是一種上皮細胞因子,位于多個炎癥級聯(lián)反應的頂端。它可能影響多種過敏性和炎癥性疾病,包括哮喘。
Upstream Bio從安斯泰來獲得UPB-101的開發(fā)權益,它已經完成臨床前和初步臨床期研究。Upstream已經選擇哮喘作為UPB-101的第一個適應癥,并且計劃探索由TSLP介導炎癥驅動的其它疾病。
6. Capstan Therapeutics Capstan是一家專注開發(fā)具細胞種類特異性工程化細胞療法的公司,具治療如癌癥、自身免疫疾病、血液相關障礙與纖維化等多項疾病的潛力。其專有科技主要由3項科技組成:非病毒遞送系統(tǒng)、細胞種類特異性靶向分子、疾病特異性載荷設計。
Capstan專有的靶向脂質納米顆粒(tLNP)技術能夠介導具細胞種類特異性的吸收,并通過設計與遞送疾病相關的mRNA,達到在活體內遞送嵌合抗原受體(CAR)至特定免疫細胞以消滅疾病細胞。Capstan將可能為臨床標準治療帶來變革性改變的項目列為優(yōu)先開發(fā)選項,例如開發(fā)潛力成為“first-in-class”、通過門診方式遞送的體內CAR療法來治療那些目前仍不存在有效療法的疾病,以及專注于某些單基因血液障礙新式療法開發(fā)的推進。Capstan在去年9月完成1.65億美元的種子輪和A輪融資,輝瑞、拜耳、禮來、百時美施貴寶、諾華等大型藥企的投資部皆參與了投資。
7. Alto Neuroscience Alto Neuroscience是一家精準精神病學領域的初創(chuàng)公司,專注于開發(fā)靶向藥物,來幫助精神障礙患者更快地康復。該公司的精準精神病學平臺通過分析腦電活動、行為表現、可穿戴設備數據、遺傳學和其他因素來檢測大腦生物標志物,以便為每個患者匹配合適的藥物。
Alto于去年10月完成3500萬美元的B輪融資,本輪融資使得Alto的融資總金額達到7500萬美元。該公司旗下處于臨床階段的產品管線涵蓋了治療抑郁癥、創(chuàng)傷后應激障礙和其他精神健康疾病的候選藥物。去年12月,Alto宣布,其靶向環(huán)磷酸腺苷(cAMP)信號通路的創(chuàng)新藥物組合在1期人類大腦機制研究中獲得積極結果。該公司的ALTO-103和ALTO-104創(chuàng)新組合療法,在與患者應答相關的指標上,與安慰劑相比表現出顯著藥效學效應。這些發(fā)現顯示,這些候選藥物具有藥理學活性,支持進一步在患者中進行評估。
8. IDRx IDRx公司在去年8月完成1.22億美元的A輪融資。IDRx的目標是開發(fā)具有高度選擇性,理性設計的藥物組合,克服目前精準抗癌藥物的局限性,幫助更多患者在疾病的早期階段獲得更持久的緩解。
IDRx公司的策略是在癌細胞尚未積累很多突變的時候,就使用組合療法,它包括強力靶向主要癌癥驅動因子的藥物,和阻斷癌細胞逃逸通路的藥物。這一策略從一開始就堵住了癌細胞的“后路”,有望獲得更持久的緩解。IDRx公司的研發(fā)管線包含兩款分別從德國默克(Merck KGaA)和Blueprint Medicines公司授權獲得的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劑IDRX-42和IDRX-73。它們旨在抑制非PDGFR驅動的胃腸道間質瘤(GIST)中的關鍵遺傳驅動因子和耐藥性突變。IDRX-42的首個人體臨床試驗已經啟動,它也獲得了美國FDA授予的孤兒藥資格,用于治療GIST。
9. Intergalactic Therapeutics Intergalactic專注于開發(fā)非病毒基因療法,其突破性平臺基于兩種專有技術:1)共價閉合環(huán)狀DNA(C3DNA),它的特點是不會整合到宿主基因組中和導致不良的免疫反應,且允許遞送大型基因;2)利用脈沖電場局部遞送基因療法的先進系統(tǒng)(COMET)。
Intergalactic利用合成生物學設計的共價閉合環(huán)狀DNA能夠被細胞攝取并表達,并使用無細胞制造流程,不含病毒或細菌序列,因此不會被免疫系統(tǒng)識別,使C3DNA能夠像內源性基因一樣發(fā)揮作用,從而增強基因表達的持久性,并且允許重復給藥。Intergalactic在2021年10月完成7500萬美元的A輪融資。
10. Septerna Septerna于2022年1月獲得1億美元的A輪融資,Septerna是由幾位在GPCR方面做出開創(chuàng)性研究的科學家聯(lián)合投資機構Third Rock Ventures推出。Robert Lefkowitz博士是創(chuàng)始人之一,他因在G蛋白偶聯(lián)受體(GPCR)領域做出的貢獻而共同獲得2012年諾貝爾化學獎。Septerna公司正在針對廣泛的疾病領域,發(fā)現和推進靶向GPCR的新型小分子藥物研發(fā)管線。
Septerna公司的技術平臺能夠在細胞環(huán)境之外重現GPCR的天然結構、功能和動力學。這一技術能促進迅速解析GPCR和配體結合的結構,并加快基于結構的藥物設計。
11. Chroma Medicine Chroma的目標是高效模擬表觀遺傳學基因調控機制,以精確而持久地控制基因表達。Chroma的可編程表觀遺傳編輯器將一個DNA結合結構域,與表觀遺傳效應結構域偶聯(lián),其中DNA結合域特異性地靶向待沉默或激活的單個或多個基因,效應結構域則負責調控DNA的甲基化模式,控制染色質構象,并激活或抑制基因表達。這種方法不需切割DNA序列、或激活難以預測的DNA修復通路,避免因切割DNA序列產生的潛在副作用。
Chroma于2021年11月完成1.25億美元的A輪融資。而此次融資獲得的資金被用于支持公司表觀遺傳學基因編輯技術平臺的開發(fā)。
12. Ceptur Therapeutics Ceptur旨在利用稱為U1銜接子(adaptor)的技術,靶向沉默特定mRNA前體。U1銜接子是一種二價寡核苷酸,它的一端能夠與包含特定序列的mRNA前體結合,另一端與U1小核核糖核蛋白(small nuclear ribonuclear protein,U1 snRNP)結合。U1 snRNP是一個廣泛存在,調節(jié)轉錄和剪接的細胞內機制。它在mRNA前體的水平調控基因表達,因此這種治療模式可能靶向難于成藥的靶點。在Nature Biotechnology上發(fā)表的一篇文章曾指出,U1銜接子的脫靶效應有限,并且沒有發(fā)現對剪接產生不良影響。而且,使用多個U1銜接子或者將U1銜接子與siRNA聯(lián)用可增強基因沉默的效果。Ceptur于去年1月完成7500萬美元的A輪融資。而此融資獲得的資金被用于推動其差異化的基因醫(yī)學研發(fā)管線。
13. Clade Therapeutics Clade的成立是為了克服當前細胞療法的臨床局限性,通過解決持久性、患者兼容性、可重復性和可擴展性,實現這一日益重要的治療模式的變革潛力。
Clade于2021年11月完成8700萬美元的A輪融資,用以支持該公司專有平臺的開發(fā)。其專有平臺對同種異體的iPSCs進行改造,讓它們能夠“隱身”逃過宿主免疫系統(tǒng)的攻擊,使得它們分化為治療細胞后,能實現免疫相容的細胞移植,從而開發(fā)新一代的即用型細胞療法。該公司的早期重點是癌癥。
14. Triana Biomedicines TRIANA公司于去年4月完成1.1億美元融資,目標為建立潛在”best-in-class“可擴展的技術平臺,發(fā)現和開發(fā)分子膠。TRIANA平臺的目標是生成穩(wěn)定兩種蛋白之間預先存在的相互作用,或產生新相互作用的產品,改變疾病靶點的命運或功能。分子膠可能允許開發(fā)與疾病高度相關的“不可成藥”靶點或傳統(tǒng)藥物發(fā)現手段未充分解決的靶點。
TRIANA的研發(fā)策略旨在以靶標為中心,理性設計和發(fā)現分子膠。該公司的創(chuàng)新平臺能夠對600多種已知的E3泛素連接酶及其疾病相關靶標進行評估和優(yōu)先排序,并快速探索用于發(fā)現分子膠降解劑的多樣化化學空間。該公司希望以這種手段開發(fā)具有廣泛治療應用的產品。
15. Code Biotherapeutics Code Bio旨在開發(fā)基因藥物來治療和潛在治愈嚴重和危及生命的遺傳疾病。Code Bio利用其新穎的基于合成DNA的非病毒遞送平臺3DNA,克服了基于病毒的遞送方法固有的許多挑戰(zhàn),包括免疫原性、載荷大小和遞送限制、無法重新給藥和生產復雜性。
據官網介紹,3DNA平臺的設計使這種載體能夠實現細胞特異性靶向、大型遺傳有效載荷的遞送,并具有重復給藥的潛力。3DNA已被證明能夠遞送接近10kb的基因。通過在基于DNA的載體上偶聯(lián)與特定組織或細胞表面受體結合的配體,3DNA載體可以選擇性遞送基因藥物。3DNA載體的制造簡單且可重復,可以實現批量生產和保存。去年2月,Code Bio與武田(Takeda)達成研發(fā)協(xié)議,利用Code Bio專有的3DNA靶向非病毒基因藥物遞送平臺,為靶向肝臟與中樞神經系統(tǒng)的罕見病適應癥設計和開發(fā)基因療法。
16. Satellite Bio Satellite Bio致力于利用生物工程學,制造組織療法(Tissue Therapeutics),修補、恢復或者替代關鍵器官或者組織的功能。Satellite Bio的專有技術平臺可以將不同類型的內分泌和旁分泌細胞(包括原代細胞,誘導多能干細胞分化的細胞,或者工程化細胞)植入到基質中,生成可以被移植到患者體內的移植體。通過手術移植到患者體內后,它們具有整合到移植環(huán)境中,完全發(fā)揮其功能,修補、恢復或者替代功能失常的組織或器官的潛力。Satellite Bio于去年4月完成總計1.1億美元的種子輪和A輪融資。
17. Ambagon Therapeutics Ambagon旨在通過開發(fā)分子膠,穩(wěn)定內在無序蛋白(intrinsically disordered proteins)的結構,靶向傳統(tǒng)認為“不可成藥”的蛋白靶標。稱為14-3-3的銜接蛋白(adaptor protein)可與許多包含無序區(qū)域的蛋白質結合,其中包括驅動癌癥的Raf蛋白激酶,FOXO轉錄蛋白,p53抑癌蛋白等等。Ambagon應用對14-3-3蛋白的深入了解和一套專有的藥物發(fā)現工具,來創(chuàng)建穩(wěn)定14-3-3和互作蛋白形成的復合體結構的分子膠。通過穩(wěn)定天然的蛋白相互作用,這些分子膠可以放大蛋白相互作用的結果,比如抑制蛋白的疾病驅動活性,增強或穩(wěn)定蛋白活性,以及促進疾病驅動蛋白的降解。
Ambagon于去年1月完成8500萬美元的A輪融資,以改良其藥物發(fā)現平臺,并推進其分子膠產品管線。目前,該公司的研發(fā)管線主要聚焦于腫瘤學,有5個研發(fā)項目正在進行中。
18. Epic Bio Epic Bio由師從CRISPR先驅Jennifer Doudna教授的著名生物工程學家Stanley Qi博士創(chuàng)建,致力基于袖珍Cas蛋白,開發(fā)體內調控基因表達的療法。Epic Bio公司的技術平臺稱為基因表達調節(jié)系統(tǒng)(Gene Expression Modulation System,GEMS)。它能夠精準調節(jié)基因的表達水平。這一系統(tǒng)包含目前最大型之一的調節(jié)子文庫,以及先進功能性基因組學和計算基因組學能力,可以迅速設計具有高度靶點基因特異性的指導RNA(gRNA)。
Epic Bio于去年7月完成5500萬美元的A輪融資,用于支持該公司的臨床前研發(fā)項目,針對雜合子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癥(HeFH)、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癥(A1AD)等5種目前未得到有效解決的適應癥。
19. Ansa Biotechnologies Ansa于去年4月獲得6800萬美元的A輪融資,旨在開發(fā)下一代DNA合成酶平臺。產業(yè)界現有的DNA合成標準方式是通過亞磷酰胺(phosphoramidite)法,這種方式除了使用許多有害的化學物質外,亦有可能破壞分子或造成較高的合成錯誤率。Ansa基于酶的創(chuàng)新DNA合成平臺具潛力進行更為快速、長度更為長且更為準確的DNA合成。
20. Totus Medicines Totus于2021年12月獲得4000萬美元的A輪融資,公司的目標在于通過其獨特的藥物發(fā)現平臺使得每種人類疾病皆有藥可醫(yī)。Totus平臺基于極具規(guī)模與完整性的共價化學文庫,加上其超高通量的細胞篩選分析技術與大規(guī)模人工智能/機器學習以進行藥物設計。Totus目前在臨床前階段的主導藥物候選為PI3Kα抑制劑TOS-358,PI3Kα是存在于許多腫瘤組織中的癌基因。
21. Spatial Genomics
空間基因組學(spatial genomics)的整合是一項快速發(fā)展中的領域,可能有助于精準醫(yī)學、生物科技與分子生物學領域產生重大的突破。Spatial Genomics公司在去年2月獲得5600萬A輪融資,旨在通過將內含子序貫熒光原位雜交技術(seqFISH)與分子條形碼結合,以標識單細胞內的分子及其位置,Spatial的強大平臺可能是空間基因組學整合分析領域往前的重要一步。
22. Seismic Therapeutic Seismic在去年2月。Seismic獨特的IMPACT技術平臺通過系統(tǒng)地整合機器學習、結構生物學、蛋白質工程和轉化免疫學,與傳統(tǒng)治療藥物發(fā)現相比,能以顯著提高的效率和規(guī)模,開發(fā)新型生物制品并優(yōu)化其特性。通過這種新方法,該公司正在加速開發(fā)針對適應性免疫系統(tǒng)失調的生物制品產品管線,以治療自身免疫性疾病。A輪融資獲得的資金將進一步推動Seismic前兩個先導藥物項目,分別靶向Ig(免疫球蛋白)介導和細胞介導的自身免疫疾病。
23. 64x Bio
64x Bio公司的目標是利用高通量篩選,發(fā)現能夠大量提高病毒載體生產力的細胞系。其獨有的基因條形碼系統(tǒng)能夠將病毒載體生產力的信息與生產載體的細胞系聯(lián)系起來,從而允許同時平行篩選上百萬種候選細胞系。該公司于去年完成5500萬美元的A輪融資,根據公司新聞稿,這一技術可能革新基因療法的經濟學,擴展這一治療模式觸達的患者群。
24. Mariana Oncology Mariana(曾用名:Curie Therapeutics)在2021年12月獲得7500萬A輪融資,專注于開發(fā)下一代精準遞送放射藥物以治療腫瘤。根據腫瘤細胞外域是否具清楚定義的結構,Mariana可通過基于大環(huán)肽(Macrocyclic peptide)或非肽類專有平臺進行藥物開發(fā)。通過將放射性核素(radionuclide)與Mariana專有配體的結合,Mariana所開發(fā)的放射藥物能夠精準地靶向腫瘤并在腫瘤內部均勻分布,且同時攜帶大量載荷,并能夠在循環(huán)系統(tǒng)中快速被清除,且具良好的安全性,因此具有成為“best-in-class”癌癥精準療法的潛力。
熱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