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晶科能源有望重新奪回組件產(chǎn)量第一的位置,實現(xiàn)其三年目標。
這三年來,這家頭部公司幾乎以一己之力推動了行業(yè)從p型向n型的技術轉型。本文將討論晶科能源作為行業(yè)第一大組件供應商的第二個"階段"與其之前作為領軍供應商的經(jīng)歷有許多相似之處的原因。
(資料圖片)
未來幾年,這種情況可能會更加引人注目,在下一次影響行業(yè)的重大技術轉變之前,晶科能源可能會一直處于主導地位。
組件供應商的十年搶椅子游戲
在2013年至2022年的十年間,有四家公司因其光伏組件年出貨量獲得了市場贊譽:英利綠能、天合光能、晶科能源和隆基綠能。
盡管各家公司不遺余力地指出,出貨量絕不是最重要的運營指標,但排名靠前的公司暗地里都渴望被稱為"第一大光伏組件供應商"。
在這方面,晶科能源也不例外。從2016年到2019年,該公司連續(xù)四年成為領軍組件供應商(按歷年年出貨量計算),于2016年取代了天合光能,2020年,晶科能源將這一榮譽拱手讓給了隆基綠能。
在過去的三年中,以產(chǎn)量計,隆基一直是領軍組件供應商。在隆基"統(tǒng)治"的大部分時間里,晶科能源一直在謀劃如何重新奪回龍頭地位。
對技術投資的信任得到充分證明
六年前,在筆者于2017年1月在PV Tech上撰寫的一篇題為《2016年十大太陽能組件供應商》的文章中,晶科能源被業(yè)界確認為2016年的領軍組件供應商。
重點指出晶科能源是2016年的領軍組件供應商并不是一個艱難的決定。2016年,晶科能源的組件出貨量同比增長了47%。通過改善當?shù)劁N售和營銷,晶科能源優(yōu)先樹立了全球品牌形象;與此同時,之前的領軍組件供應商(天合光能)在某種程度上處于不確定狀態(tài),并被其從美國納斯達克交易所退市的決定所消耗。
然而,早在2016-2017年,晶科能源與天合光能之間還有一個關鍵區(qū)別:通過價值鏈進行內部資本支出驅動的技術投資。這最終決定了晶科能源和天合光能未來幾年的命運,這也是筆者視為當時極具吸引力的一個話題,因為它表明,技術差異化的資本支出(而非研發(fā)本身)可以改變整個行業(yè)。
關于晶科能源2016-2017年增長階段的特別之處,筆者不想贅述太多。筆者曾于2017年在PV Tech上撰寫過一篇題為《晶科能源有望實現(xiàn)10GW年出貨量目標》的文章,但接下來呢?如果你想從一個很好的角度了解晶科能源在成為第一大組件供應商之前都做了些什么,那么在繼續(xù)閱讀本文之前,請先閱讀一下那篇文章。
筆者當時寫那篇文章實際上是受到了同時發(fā)生的、一個頗具里程碑意義的成就的刺激:晶科能源成為首家單年(2017年)組件出貨量達到10GW的組件供應商。如果您繼續(xù)閱讀本文,您可能會得出這樣的結論:對于何時達到行業(yè)巔峰,晶科能源有著某種“對數(shù)”式的關注!
現(xiàn)在,在整個行業(yè)因隆基的崛起而驚嘆不已時,晶科能源正在籌劃什么?讓我們來探討這一問題。
在此之前,對于那些沒有讀過筆者在2017年撰寫的、晶科能源相關文章的讀者來說,筆者將從自己的角度,對該公司在2016年-2019年間的崛起和后續(xù)領導力的特別之處做個總結。
-投資不僅集中在組件出貨上,也關注建立一條擁有聯(lián)合技術路線圖的硅錠-組件價值鏈。
-電池生產(chǎn)被視為成為技術領導者的關鍵差異化因素。
-公司做出了一個關鍵決定,即幾乎立即淘汰傳統(tǒng)主流技術(多晶c-Si),并將所有技術(硅錠/硅片和電池/組件)迅速轉移到p型單晶PERC。
-為了確保組件出貨量的增長與"下一代主流"技術相匹配,大幅增加了(基于技術差異化的)資本支出。
這樣,晶科能源就成為了第一家通過投資技術和資本支出來鞏固其第一名地位(按出貨量計)的太陽能組件供應商:這與之前的供應商領導者(尤其是夏普、尚德和英利)的發(fā)展軌跡不同,它們在成為第一之后未能充分投資以推動技術變革。
信任n型TOPCon
將主流電池生產(chǎn)從p型基材轉向n型基材,就像從p型多晶組件轉向p型單晶組件一樣不可避免。然而,這需要一個主要的組件供應商來推動這一變革,毫無疑問,晶科能源已承擔了這一角色。
這里的關鍵在于推動"主流"產(chǎn)能,而不僅僅是擁有一條研發(fā)線或與研究機構合作創(chuàng)造世界紀錄。此外,推動技術變革意味著要從全價值鏈(硅錠、硅片、電池和組件)的角度出發(fā)。
在過去幾年中,光伏行業(yè)發(fā)布了大量的技術公告和聲明,但晶科能源在過去幾年中取得的TOPCon產(chǎn)能成就完全超越了太陽能行業(yè)中的其他任何技術成就,且超出的幅度也較大。下圖就說明了這一點。
上圖顯示了晶科能源按電池技術劃分的內部電池容量,其主要特點是將整條硅錠組件的價值鏈進行了相應的轉移。唯一接近這種完全內部轉移的公司是晶澳太陽能。其他公司在很大程度上將硅片供應留給了其他生產(chǎn)商,或為了提高競爭力,將TOPCon作為行業(yè)要求偶然采用,而不是將其作為明確的、堅定的前瞻性戰(zhàn)略的一部分。
在筆者看來,晶科能源過去幾年在資本支出方面的巨額投資完全是為了讓行業(yè)繼p型單晶PERC之后,將n型TOPCon作為主流產(chǎn)品,這對該公司在今年取得領軍地位,并在2024年和2025年至少保持全球組件供應商的地位,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首先達到10GW,但晶科很可能希望2024年達到100GW
當前真正的新聞是,晶科能源基本上已成功的令n型TOPCon成為繼p型單晶PERC之后的下一個主流技術。
雖然如此,晶科能源或在四五個月后向全世界公布的消息可能會得到更多的媒體報導,也就是該公司計劃成為第一家在一個日歷年內實現(xiàn)100GW組件出貨量目標的組件供應商,而這一里程碑將在2024年實現(xiàn)。晶科能源目前尚未公布該計劃。
實際上,晶科能源很可能會在2023年11月公布其23年三季度業(yè)績時,(頗為臨時的)將2024年的組件出貨量定為約90GW,然后在2024年3月確定2024年的正式指導值,即組件出貨量在90-95GW之間。不過,從內部而言,毫無疑問,100GW組件出貨量將是唯一的數(shù)字,也是年內銷售獎金上調的基礎。
老實說,晶科能源在2024年的組件出貨量是90GW、100GW還是110GW,在某種程度上并不重要。無論這一數(shù)字是多少,晶科能源都將在2024年推動光伏行業(yè)年產(chǎn)量突破500GW,并使n型TOPCon占2024年所有組件出貨量的80%以上。
只需增加更多的n型鑄錠/硅片產(chǎn)能和(與組件匹配的)TOPCon電池產(chǎn)能,并確保公司符合這些年存在的特定進口條件(或中資實體審計),這一勢頭就足以支撐晶科能源走過2025年,甚至2026年。
從2027年起,成為領軍組件供應商是晶科能源執(zhí)行管理團隊需要解決的關鍵問題。主流TOPCon是否會演變成某種不同名稱的混合變體(但基本上是一種單結n型電池結構),而這種混合變體將僅僅是對當前TOPCon工藝流程進行各種升級的基礎?或者,主要的組件競爭者是否會采用疊層結構,從而使業(yè)內屆時在運的逾太瓦單結電池產(chǎn)能被淘汰?
不管2027年之后會發(fā)生什么,晶科能源在2016年成為了領軍組件供應商,并(很可能)在2023年再次成為領軍組件供應商,這證實了技術差異化資本支出投資(十億美元級別)可以帶來的、巨大的市場份額增長,同時對整個行業(yè)起到的催化劑的作用。
下一個推動技術變革的會是西方世界嗎?
中資企業(yè)推動了光伏產(chǎn)業(yè)從多晶到單晶、從單晶到單晶PERC以及從p型到n型的發(fā)展,但這并不意味著中國將掌控2030年之前的下一波技術變革。
雖然歐洲不乏在光伏制造技術上大顯身手的愿望,但現(xiàn)在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在美國,以及《通貨膨脹削減法案》如何刺激對制造業(yè)的投資上。
美國因技術創(chuàng)新而繁榮。在這里,創(chuàng)業(yè)創(chuàng)新得到了極大的支持;在這里,初創(chuàng)企業(yè)得到了培養(yǎng)和慷慨的資助;在這里,一家公司(或一個人)改變世界的夢想堅定不移。
從太陽能的角度來看,這主要歸結為c-Si價值鏈中的硅錠/硅片和電池的未來發(fā)展。在我們?yōu)榧磳⒂?023年10月3-4日在舊金山灣區(qū)舉行的首屆PV CellTech USA 2023大會所做的準備工作中,這一點已經(jīng)凸顯。
自從我們今年年初呼吁將PV CellTech辦成一年一度的美國光伏制造盛會以來,我們看到了美國光伏制造在全球舞臺上的差異化和意義,這背后發(fā)生了多少事情真是令人著迷。
媒體上充斥著許多公司僅僅宣布希望增加組件產(chǎn)能(有時有一些對后續(xù)電池和硅片的相當模糊的愿望)的報道。硅錠/硅片和電池階段的計劃也層出不窮,這些計劃使產(chǎn)能增長比僅僅擁有國內產(chǎn)業(yè)以滿足非中國供應鏈審計的要求更為重要。
PV CellTech USA 2023已成為必須出席的美國制造業(yè)年度盛會。請在大會門戶網(wǎng)站查看議程。筆者希望在大會現(xiàn)場見到你們,了解你們對晶科能源在2027年之后的發(fā)展的看法,是否同意筆者關于TOPCon將在未來幾年占據(jù)主導地位的觀點,以及你們認為誰會讓美國的光伏制造業(yè)成為十年后值得慶祝的事。
標簽:
熱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