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丝袜综合,大陆老熟妇性,中国老女人AV,亚洲精品国产第一区二区三区

環(huán)球視訊!超級豬周期難重現(xiàn),豬價上漲阻力將至
發(fā)布時間:2022-07-21 21:32:05 文章來源:英才雜志
當前位置: 主頁 > 資訊 > 聚焦 > 正文

本文作者 | 劉超然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美國通脹數據爆表!根據最新數據顯現(xiàn),美國6月CPI同比上漲至9.1%,創(chuàng)1981年以來最大漲幅,而此數據要高于此前市場預期的8.8%。應對如此勁爆的CPI數據,美聯(lián)儲大概率將進一步收緊貨幣政策,之前市場對7月27日議息會議上再次加息75個基點的預期明顯不足,根據最新市場預期,目前美聯(lián)儲加息100基點的概率已經上升至80%以上!

受到加息預期影響,美元指數也在7月14日繼續(xù)沖高達到了108.62點,不斷創(chuàng)近10年的新高,上一次110點附近還是在2000年。美元指數高企某種意義上代表著A股市場資金會比較匱乏,外資不足。7月5日后A股交易量萎縮就是證據。外資回流本國,導致A股縮量,而外資撤離大概率是目前市場失守3400點和3300點的重要原因之一。

反觀國內6月CPI指數也剛剛出爐,同比上漲2.5%,高出預期的2.4%,在我國,豬肉價格波動和CPI波動高度相關,是衡量和預測CPI波動的關鍵指標。2008年至今,豬肉價格和CPI指數的相關系數達到0.8以上,遠高于CPI籃子中的其他商品。2021年11月至今年7月,豬價整體形成了“W”筑底的趨勢結構,在今年4月二次觸底后,豬肉價格連續(xù)上漲了11周,數據來看,22省市豬肉均價從4月低點18.92元/千克漲到7月1日24.21元/千克,漲幅28.0%。生豬期貨價格亦從4月底16080元/噸漲至7月4日22755元/噸,漲幅41.5%。

目前來看市場看漲情緒非常強烈。

豬肉價格上漲阻力將至

惜售、壓欄導致本輪漲價

回顧2018-2019年的超級豬周期,暴利之下很多資金涌入豬肉養(yǎng)殖行業(yè),2020年豬肉產能迅速擴張,2021年生豬產能出現(xiàn)過剩情況,生豬養(yǎng)殖企業(yè)出現(xiàn)大幅度虧損。而隨著最近豬肉價格連續(xù)上漲,市場開始憧憬新一輪的上行豬周期是否即將來臨。經數據表明,豬肉需求彈性較小,因此影響豬肉價格走勢的關鍵就在于豬肉的供給情況。

“能繁母豬”存欄量是業(yè)內作為判斷后期生豬數量的重要指標。一般能繁母豬從配種到生產再到生豬出欄周期在10個月的時間,所以通過能繁母豬的存欄數量大致可以預測10個月后的生豬供應狀況。因此供給增加,大于需求,豬肉價格就會走低。在能繁母豬存欄量的高點后的10個月后就應該是豬肉價格的低點,在這之后豬肉價格會迎來上漲,那么本輪能繁母豬存欄量的高位就是重點。

本輪能繁母豬去化周期開始于2021年6月,當時能繁母豬數量見頂,達到4564萬頭,對應十個月后,也就是2022年4-5月份,生豬的出欄量就應該是高點,之后存欄量會逐步下降。

目前市場多頭方觀點認為,本輪豬周期的拐點應該在二季度,但實際上可能并非如此,2022年5月的能繁母豬存欄量為4192萬頭,比2021年6月存欄量的高點僅少了372萬頭,而目前的存欄量遠高于2019年非洲豬瘟爆發(fā)前的水平,可見本輪能繁母豬累計去化僅8%左右,這也顯著低于歷史平均15%以上的去化幅度,當前生豬存欄量和能繁母豬存欄量絕對值都在歷史高位附近,這也代表本輪能繁母豬產能去化并不徹底,這也意味著后面豬肉價格上漲空間相當有限。

而且,這輪豬肉價格漲價的核心原因并非產能不足,而是豬肉進入上漲通道后,由于前期虧損較多,導致農戶惜售、壓欄、二次育肥的可能性更大。但中長期來看,這會加速生豬供應,甚至再度造成供給過剩的局面,豬肉價格或將面臨再次打壓,重新回到震蕩區(qū)間,豬肉價格大概率將在四季度迎來上行阻力。

超級豬周期難重現(xiàn)

中短期生豬供給將依舊偏寬松甚至過剩

在豬肉高景氣的兩年里,資本是有多么瘋狂!

從2018年下半年非洲豬瘟開始,能繁母豬的存欄數近乎腰斬,市場預期供給偏緊才有后面豬肉價格大漲。

下面是A股頭部的三家豬企上市公司的情況,這里選取資產負債表中存貨、固定資產、在建工程三個方面來大致反映豬企擴產能情況。可以很明顯看出,從2019年豬企受到豬周期的景氣度上行影響,三家豬企的在建工程和固定資產基本都呈現(xiàn)翻倍增長,牧原股份(002714.SZ)的固定資產甚至翻了三倍多,牧原是三家頭部豬企中唯一堅持自繁自養(yǎng)的重資產模式,牧原2020年的存貨也幾乎翻了三倍,可見牧原確實在2020年瘋狂“屯豬”。

相比之下,雖然溫氏股份(300498.SZ)和新希望(000876.SZ)在擴產方面相對謹慎,但也能看出明顯的擴產的痕跡,畢竟在行業(yè)“躺著都賺錢”的時候,很難獨善其身,不被暴利所吸引。

果然在行業(yè)景氣度下行的時候,才是考驗公司的時刻。牧原股份依靠市場不理解的“自繁自養(yǎng)”模式,逐漸控制了成本,在苦難時期雖然業(yè)績大幅下滑但依然可以維持盈利,反觀溫氏股份就沒那么幸運。

2021年營收下降,而且歸母凈虧損高達134.04億元,去年歸母凈盈利74.26億元,創(chuàng)造了歷史最差業(yè)績,從利潤源看,主要源于其生豬養(yǎng)殖業(yè)務出現(xiàn)深度虧損,家禽類業(yè)務歸母盈利3.45億,還是豬肉價格大跌惹的禍。

但更核心的問題是,溫氏養(yǎng)豬成本太高了!

2021年溫氏生豬均重118公斤,銷售均價17.39元/公斤,而根據券商測算,2020年溫氏股份生豬完全成本在26.2元/公斤左右,較2018年豬瘟前提高約14.3元/公斤,比牧原股份高了10.4元/公斤,2021年一季度達到了30.7元/公斤,是上市豬企里最高的,如此看來,溫氏每賣一頭豬就要虧損1040元。

而且2018年的非洲豬瘟也埋下了隱患。當年能繁母豬出欄量的驟減,大幅增加了溫氏股份豬場的折舊成本。同時,為了維持產能利用率,溫氏只能高價外購能繁母豬和仔豬來穩(wěn)定生產規(guī)模,后面豬價大幅回落帶來高額的資產減值。這就是溫氏股份2021年利潤表中遞減-21.94億的資產減值損失。此外,出欄量減少帶來的產能利用率下降,進而導致固定資產折舊攤銷等固定成本都不斷提升,疊加通脹帶來的飼料價格連續(xù)上漲,溫氏的完全成本就這樣一步步被推高。

回到豬肉價格上面,個人觀點認為,豬肉上行的壓力會越來越大,“超級豬周期”的前提是非洲豬瘟導致的能繁母豬出欄量近乎腰斬,后面在不發(fā)生類似事件的情況下,能繁母豬的出欄量將依舊維持高位,這也意味著10個月后的生豬出欄量預期也是高位,那么中短期生豬供給將依舊偏寬松甚至過剩,后面生豬價格上漲的巨大阻力也就由此而來。

標簽: 能繁母豬 溫氏股份 非洲豬瘟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