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馬消費 范建
作為一位職業(yè)經理人,方洪波幫著何家守護美的集團這一數千億的家業(yè)并不容易。
即便已成為國際領先的家電巨頭,美的集團在方洪波的帶領下,仍時刻保持著憂患意識。
上周,公司對未來幾年的悲觀預判,以及隨著而來的裁員消息,將美的集團推入輿論的暴風眼中。
如何實現B、C兩端的均衡發(fā)展?如何保持規(guī)模增長的同時,提升盈利水平?如何穿越行業(yè)寒冬?都是擺在方洪波面前的沉重課題。
真假裁員
雖然已發(fā)酵多日,國內國際領先的家電巨頭美的集團裁員的消息,熱度仍沒有降低的跡象。
內外話語體系的不同,產生了兩種不同的說法:集團內部將裁員稱之為“優(yōu)化”。
究竟優(yōu)化多少員工,美的集團(000333.SZ)并沒有給出一個準確的說法。
在職場社交平臺上,有人說裁員50%,有認證為美的員工的用戶,則給出了裁員30%的說法。甚至有人言之確切,“洗衣機事業(yè)部剛裁了一波,后續(xù)還將進行”或是“HR說沒那么夸張,被妖魔化了,預計這幾天就會結束”……
這些說法都無法證實真?zhèn)?。一個數據是,2021年,美的集團員工總數達16.58萬人,比上年增加超過1萬人。
在接受媒體采訪時,美的集團董事長方洪波正面回應:“裁員50%的說法,純屬無中生有。”他承認,基于對未來的判斷,集團正在做小幅收縮。To C家電核心品類保留并加強。規(guī)模小,影響集團整體盈利水平的母嬰、寵物等細分品類將優(yōu)化。
To B保留機器人與工業(yè)自動化、樓宇科技、新能源汽車零部件、儲能等“四大”;萬東醫(yī)療、安得智聯(lián)、美云智數、美智光電等“四小”,其他關停并轉。
在上述原則之下,美的集團只收縮非核心業(yè)務,優(yōu)化部分人員。
事實上,美的集團做到如今的規(guī)模并非一帆風順。無論是不可避免的市場周期,還是高峰或是低谷,集團都曾不止一次遇到過,這些經歷,都讓集團練就了抗壓和應對外部變化的能力。
美的集團曾在2013年進行過一次戰(zhàn)略收縮,2015年,公司營收規(guī)模結束了持續(xù)多年的增長,出現小幅下滑,隨即,再度進入增長軌道。
寒冬論
每一個行業(yè)領頭羊,總能提前感知行業(yè)冷暖。
2018年,當中國大多數房企還在高歌猛進之時,萬科郁亮卻高喊“活下去”,當時外界普遍認為,萬科的這位新掌門人是不是過于謹慎。
然而,從去年到今年,國內民營房企雷聲滾滾,躺平者不乏頭部玩家。這時,外界才感慨郁亮的先見之明。
已經過去的2021年,中國家電行業(yè)扛住了原材料上漲、缺芯等各種不利因素,國內市場零售規(guī)模仍同比增長3.4%,達到7542.8億元;出口額6382億元,同比增長14.1%。
在這個時候,美的集團卻拋出了“寒冬論”。
近期,方洪波等美的集團高層與多家機構的交流會內容泄露:美的集團對未來三年的形勢并不樂觀,將會遇到前所未有的寒冬,比之前會更加艱難。
從一些細節(jié),也可看出端倪。
4月末,公司披露2022年股權激勵計劃草案,將2022年和2023年考核目標設定為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不低于20%,2024年和2025年則為不低于18%。而2020年和2021年,這一數字分別為24.95%和24.09%??己四繕说慕档?,很大程度上,說明了美的集團對未來的預期。
在面對機構投資者時,美的集團坦言,集團的運行機制,讓內部對未來有很多預判,大環(huán)境和美的自身等多重因素疊加,在去年底,公司作出了“未來三年是寒冬”的判斷。
美的集團承認,公司當前的盈利水平,距歷史最好水平,還有很大的距離?;诖?,公司將2022年的方針確定為“收入合理,恢復盈利”,力爭改善收入結構與產品結構,進一步加大高端品牌COLMO和東芝在國內的銷售。
與此同時,公司在中國市場推進“數一”戰(zhàn)略。當前,25個家電主要品類中,美的旗下家用空調、干衣機、電飯煲、電風扇等7個品類,線上線下的市場占有率均排名第一。
3000億之后
方洪波認為,如果不是2013年的戰(zhàn)略收縮,美的集團不可能在2021年突破3000億,達到3400億元營收規(guī)模。
需要正視的一個現實是,家電市場與房地產行業(yè)密切相關。據國家統(tǒng)計局數據,今年前4個月,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銷售額雙雙同比下降超過20%,住宅銷售額更是同比下降達32.2%。受內外因素、對經濟預期的判斷以及民營房企持續(xù)爆雷等因素影響,購房者普遍出現持幣觀望的情緒。
今年以來,全國多個城市出臺樓市松綁政策,前不久,國家層面更是大幅下調房貸利率,救市意圖明顯。
即便宏觀政策可以讓樓市破冰,但這需要一個過程,進一步傳導至家電市場,還會滯后8-12個月。
在職業(yè)經理人方洪波的帶領下,美的集團一直存有極深的憂患意識,他曾多次擔憂“美的會不會錯過下一個時代。”
2021年,在美的集團3400億元營收中,To C業(yè)務貢獻了近2300億元,這已經是一個非常龐大的數字,諸多品類在國內已拿到了極高的市場占有率,還有沒有繼續(xù)突破的空間?
或許正是內心的憂慮,美的集團不斷擴大自身業(yè)務版圖,資本成為一個重要的手段,特別是在To B業(yè)務上下出重注。
2016年,公司向德國工業(yè)機器人公司庫卡,發(fā)出37億歐元要約收購,持股比例已接近95%。去年11月至今,公司持續(xù)推進以1.51億歐元,收購庫卡剩余股權,并完成其私有化。
2020年和2021年,公司先后擲出重金,拿下合康新能、萬東醫(yī)療控制權,收購菱王電梯和泰國日立壓縮機。
方洪波對美的集團的規(guī)劃是,成為一家C端和B端并重的企業(yè)。但是2021年To B業(yè)務收入約740億元,與To C還有很大的距離。
熱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