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測量船對黃浦江航道進行測量。
上海海事測繪中心測量一班組班組長王寶文(右一)準備用聲速儀對長江口深水航道水深進行測量。
為保障航運暢通安全,助力經(jīng)濟加快復蘇,東海航海保障中心上海海事測繪中心昨天正式全面啟動2023年度上海港航道測量,檢測航道狀況,保障航行安全。
據(jù)了解,作為交通運輸部海事局駐滬航海保障單位,上海海事測繪中心2023年度的測量區(qū)域將覆蓋上海港所有重要航道、錨地和港口水域,包括長江口深水航道、南槽航道、黃浦江航道以及上海外高橋(600648)、洋山深水港等航行重點水域。更新《長江口深水航道》《洋山深水港區(qū)》《吳淞口至瀏河口》《上海港北港航道》《高橋航道》等海圖61幅次。
水下地形是船舶安全航行的基本保障,然而受洋流、風浪、密集航行等影響,水下地形極易形成沖刷淤積,導致地形發(fā)生變化。據(jù)了解,本次測量將采用單波束、多波束、側掃聲吶等專業(yè)海洋測量裝備采集水深、航道、礙航物等重要數(shù)據(jù),上海海事測繪中心表示,今年還將在更大范圍使用無人測量艇,發(fā)揮其小巧靈活的優(yōu)勢,在船舶無法靠近的危險區(qū)域,代替測量人員掃測水下情況,消除測量“盲區(qū)”,為航行船舶提供精準、有效的紙質版及電子版航行海圖。
熱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