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步統(tǒng)計數據顯示,隨著地緣政治局勢持續(xù)緊張和奧密克戎蔓延令全球對韓國產品的需求承壓,同時不斷上漲的能源和大宗商品價格推高了成本,被視為全球經濟“金絲雀”的韓國面臨著重回貿易逆差的風險。
了解到,韓國海關周一發(fā)布的一份報告稱,在半導體和石油產品的帶動之下,3月份前20天韓國出口額同比增長10.1%。日均出貨量同比增長26.4%,整個2月份的日均出貨量增長17.6%。受能源價格推動,整體進口額增長了18.9%,逆差為21億美元。
俄烏沖突升級導致能源和大宗商品價格飆升,給國際需求帶來壓力。這對韓國經濟來說是重大打擊,因為韓國依靠進口原材料制造高科技產品,然后再銷往世界各地。
韓國央行于上月大幅上調了通脹預期,并暗示俄烏沖突可能拖累韓國經濟增長,令貨幣政策前景復雜化。自去年8月份以來,韓國央行已三次上調利率,試圖為國內高通脹降溫。
“我們似乎正走向不可避免的貿易逆差,”首爾Meritz Securities分析師Yoon Yeo-sam表示?!氨M管半導體行業(yè)表現良好,但昂貴的能源進口壓力正變得越來越大。在油價跌至每桶90美元左右之前,我們可能不會看到貿易恢復順差?!?/p>
韓國公布貿易數據的時間比大多數國家都早,而且從半導體到汽車等出口產品種類繁多,使其成為全球經濟活動的重要先行指標,有著全球經濟“金絲雀”之稱。俄羅斯曾是韓國現代汽車等汽車制造商的主要客戶,在西方國家對俄實施制裁后,汽車需求尤其令人擔憂。海關統(tǒng)計數據顯示,本月前20天,韓國汽車和汽車零部件的總出口額均出現下降,船舶的銷售也出現下滑。
貿易逆差一直是韓國日益擔心的問題,因為近幾個月來,韓國貨幣一直是亞洲表現最差的貨幣之一。由于能源價格上漲,韓國在去年12月和今年1月連續(xù)出現逆差,但在上個月恢復了貿易順差(整月,非前20天)。
今日公布的最新數據還顯示,原油進口增長了57.8%,天然氣進口增長了114.3%,成品油采購量增長52.5%。
3月1日至20日,韓國對中國出口同比增長11.3%,對美國出口增長6%,對日本出口增長2%。對歐盟的出口下降3.9%。整體半導體出貨量同比增長30.8%。汽車出口下降18.1%,而石油產品出口增加了79%。
熱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