尷尬的是,常常遭遇流拍的銀行股權們,即便打折后也可能面臨無人問津的境地。
2022年2月22日,伴隨著歷史上最有“2”的日子結束,寧夏銀行1.08億股股份宣告流拍。有行業(yè)觀察人士也向記者舉例,在廈門農商行的股權拍賣案例中,往往要經過幾輪降價拍賣才會最終成交,并且很多是個人投資者出手。
不可忽視的是,在疫情沖擊之下,大部分為中小企業(yè)服務的中小銀行們也迎來了經營質效的考驗。分析人士也指出,銀行頻繁遭遇流拍、轉讓情況不樂觀的情況,也是與銀行股權本身流動性較低,以及接盤方對銀行整體收益前景的預期降低有關。
“掛在網絡拍賣平臺上的銀行股權,背后折射出中小銀行們尋求資金支持,資金量大了抗風險能力才高?!蹦橙A東區(qū)銀行從業(yè)者向記者表示,由于這類銀行可能存在自身負債不樂觀、業(yè)務經營不善等情況,圍觀者認為沒有收購的價值,因而常常遭遇流拍。
“市場買方與需求不夠多元,加之信息披露方面原因,可能導致市場定價難度大,市場流動性不足等情況?!惫獯筱y行金融市場部分析師周茂華告訴記者。
股權拍賣見多不怪
中小行股權頻繁被拍賣似乎已經見多不怪。進入2022年的春天,已有多家銀行接連加入到股權拍賣的隊列之中。其中,既有中原銀行、寧夏銀行等城商行的身影,亦有天津金城銀行等民營銀行的信息,同時還有眾多的區(qū)域性農村商業(yè)銀行,如廈門農商行、廣東順德農商行等。
此前從未參與過股份司法拍賣的西藏銀行,也于近日在阿里拍賣網上掛出7040萬股股份拍賣的信息。公開資料顯示,2022年3月17日至18日,西藏銀行占總股本2.1207%的股份將進行公開拍賣,起拍價為1.0178443148億元,折合每股約1.45元。
中原銀行1.8億內資股被分成了四部分來進行交易,份額分別為4000萬股、4000萬股、5000萬股和5000萬股。變賣周期為60天,變賣價格較評估價將近打了八折。
從阿里拍賣網的情況來看,當前掛出的中原銀行上述4份內資股的拍賣中,圍觀次數皆7500次以上。其中最高的一份為4000萬內資股的拍賣,吸引了逾9000次圍觀,但報名的競買者為0。
此外,2月21日,寧夏銀行約占總股權4.98%的1.08億股份正式開始拍賣。上述股份由新華聯控股(000036)有限公司所持,市場此前一度預測,如若競拍成功,那么該行將迎新的大股東。不過,在拍賣截止日的2022年2月22日,該行1.08億股股份宣告流拍。而這一結果并不令市場意外。
價值認可度不高
“掛在網絡拍賣平臺上的銀行股權,背后折射出中小銀行們尋求資金支持,資金量大了抗風險能力才高?!蹦橙A東區(qū)銀行從業(yè)者向記者表示,由于這類銀行可能存在自身負債不樂觀、業(yè)務經營不善等情況,圍觀者認為沒有收購的價值,因而常常遭遇流拍。
這與銀行自身的發(fā)展不明朗有十分大的關系。券商中國記者查閱阿里拍賣網發(fā)現,地方農商行與農信社則是股權被拍賣的主要對象。亦有行業(yè)觀察人士告訴記者,以廈門農商行的股權拍賣為例,往往要經過幾輪降價拍賣,才會最終成交,“并且很多是個人投資者出手?!?/p>
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分析師周茂華向記者指出,近年來,出現部分中小銀行股權拍賣流拍情況,反映投資者對股權價值認可度不高,以及對部分中小銀行經營與發(fā)展前景擔憂的情況。
“主要是行業(yè)競爭加劇,金融科技發(fā)展,大型銀行業(yè)務下沉,部分中小銀行經營與轉型壓力大。”周茂華進一步解釋道,同時,少數中小銀行內部治理不夠完善、各種債務糾紛等。另外,近幾年宏觀經濟波動,導致部分民企的經營與融資壓力上升,也一定程度推動股權供給增加等。這些因素對銀行股權市場交易都會有影響。
不過,從記者了解的情況來看,部分銀行股權流拍對銀行的影響有限,主要是拍賣的股權占銀行所有股權比例一般不大,銀行股權拍賣對銀行經營管理影響有限等。
小眾市場尚待成熟
不可忽視的是,在疫情沖擊之下,大部分為中小企業(yè)服務的中小銀行們也迎來了經營質效的考驗。分析人士也指出,銀行頻繁遭遇流拍、轉讓情況不樂觀的情況,也是與銀行股權本身流動性較低,以及接盤方對銀行整體收益前景的預期降低有關。
“市場買方與需求不夠多元,加之信息披露方面原因,可能導致市場定價難度大,市場流動性不足等情況?!敝苊A表示,要推動國內構建一個有韌性、多層次、高質量的銀行體系,提升政策傳導效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目前,這個市場距離成熟或有深廣度的市場還有距離”。
有資深銀行業(yè)從業(yè)者向記者回憶時表示,大概在2005年至2010年左右,市場經歷了一段”開銀行特別容易”的階段,據該人士回憶,在一些地區(qū),由于監(jiān)管比較松,開辦銀行確實很賺錢,行業(yè)里也有一段收費亂象叢生的歷史。
“但現在不一樣了,普惠金融之下,所有的費用都要降低,辦卡、流水打印、短信等等費用都被免掉了。”該人士表示,在承擔社會責任的情況下,銀行們以往可以賺錢的手續(xù)費等門路變少了,但經營費用不減,再加之一些地方小銀行自身管理落后、經營不善,甚至遇到一些非良性發(fā)展的企業(yè),放出去的貸款收不上來,造成了虧損。
自身實力難以與大型銀行競爭,而許多小銀行成立之初不以長期發(fā)展為經營目的。在監(jiān)管強壓肅正的時代,自然會面臨淘汰。
亦有分析人士對此表達了見解,盡管銀行分化明顯,整體銀行體系經營還是穩(wěn)健的。去年,央行公布的金融機構評級報告顯示,絕大多數金融機構經營處于安全區(qū)域;個別風險相對大銀行,也在通過一行一策進行處置。
“去年銀行并購重組案例不少。同時,作為典型周期行業(yè),國內防疫與經濟復蘇領先,經濟保持擴張?!敝苊A也指出,國內近年來,也在積極補監(jiān)管制度短板,強化監(jiān)管,積極引導中小銀行完善內部治理、厘清股權機構、主責主業(yè),鼓勵多渠道補充資本,加大風險處置力度,夯實經營基礎等。
責編:李雪峰
熱門